Skip to main content

照遍香港的鏡

如果仍有香港2021年度漢字這類選舉,「鏡」字當選或許不會令人意外。

這個鏡當然是指照遍全港的MIRROR團隊。


鏡團為何走紅,坊間已有大量分析了,我也湊熱鬧,談談個人認為這股熱潮獨特之處和前景。

第一是這股熱潮無孔不入,不計舖天蓋地的廣告和奪目的應援,當個別成員的肖像可以成為學生功課的題材,而《蒙着嘴說愛你》可以成為幼稚園畢業歌和被立法會主席引用歌詞,足見團員和其歌曲如何深入民心。

第二是一眾鏡仔的「真實感」,究竟有多少是為了形象需要、多少是真性情,也許只有他們和經理人知道,但起碼大眾都容易看到他們的性情和(沒這麼多修飾的較真實)面目,由AK因獎項落空而「黑面」、姜濤的迷惘乃至Edan的嚷着媽媽要水餃,都會令觀眾感受到他們平常人的一面,有着平常人的情緒和喜怒哀樂,是平常人的一種反映和一面鏡——試問誰人生中沒類似的經歷?

第三就是MIRROR的經營模式,有人分析過,鏡團既有全團發展,又有個人甚至個別配搭發展,潛力可以是無窮的。筆者對樂壇認識畢竟有限,但一個樂隊及其個別成員能同時走紅,不論在香港或世界各地,都實屬得來不易。鏡團隊員的全方位發展,出道才三年多便涉足歌、影、視,既符合香港的速食文化,在最短的時間做最多的事,同時也是鍛煉團員和提升其曝光率的最快途徑。

MIRROR在兩三年內持續走紅基本上沒懸念,不過並非沒有挑戰的。個別已能獨當一面的成員固然要努力鞏固自己的實力和地位,而後進者要如何扶持,令全隊均勻發展,是須認真考慮的問題,這些後進者,要面對的競爭,來自隊內外皆有,而且只會日漸劇烈,隨着新人不斷湧現及水平的提升(例如比較《全民造星》第四季和第一季的冠軍晉身路),後進者想出頭就必須付出更多努力和心思。

至於姜濤豪言有信心香港樂壇會再次成為亞洲第一,相信會為很多港人樂見。香港近兩年的急速褪色,已令不少人對這個地方失望和絕望,樂壇似是香港僅餘仍可發圍及有作為的環節,香港音樂也是僅餘少數能凝聚人心的工具及代表香港的標誌,廣東歌之所以去年興起,不只是純粹一股純追星熱,背後是還有社會因素的。任何文化和藝術發展,需要給創作人空間,但在新的政治環境和氣氛下會否再收緊會是一個隱憂。

另外,如果衝出香港做亞一甚至世一,音樂人少不免都要用世界「霸權」語言英文或全球華人共通的華語發表作品,防彈少年團BTS事業更上一層樓,在外國有更多人認識和追捧,或多或少都靠英文歌,而未有北上潮時,香港的當紅歌手都會推出不少華語歌曲,能打破此定律的,也許可能只有跳唱:韓國PSY用韓文唱Gangnam Style,曾在全球掀起熱潮,也是令西方社會認識和感受韓國流行文化的重要一幕;Anson Lo的《Megahit》成功在全球多地戶外屏幕播放,除了反映神徒的威力無遠弗屆,亦因為跳唱的確較易打破文化界限為人接受——試想播《Dear My Friend,》的話,如果聽眾不懂中文可以投入情感嗎?姜濤的宏願,可不是朝夕之事,要靠鏡團中人及其他藝人慢慢摸索了。

作為鏡粉,我當然希望MIRROR表現蒸蒸日上,並期待團員和香港其他音樂人努力不懈——套用《WARROIR》歌詞——帶領香港「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正字正確

廣州最近掀起保衛廣東話運動,早前星期日明報副刊一篇 文章 ,已對此作了精譬分析,我也不必插嘴了。 不過我想談談另一個相連的問題,相信久不久也會困擾好些港人,就是怎樣才算「正確」、「正統」的書面語。 我們自少便被老師耳提面命,廣東話絕不可用於寫作(雖然現在大行其道,我在網上留言甚至偶而寫電郵都會用廣東話),粵語和港式詞彙應以書面語(以普通話為標準的用語)取代,於是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諸如此類,從小已習慣,我也沒異議。 但香港實在很多獨有的或跟國內有差別的詞彙,應用於主要給香港人看的場合當然沒問題,但國內或其他華人就可能覺得蹩腳甚至不一定明白。同樣國內的好些用詞,港人看到也會覺得有點不自然甚至礙眼。我寫網誌不時都會掙扎,究竟用國內的用詞好(我想一般來說應該是比較「正規」的,而且近幾年跟來自國內的人多了交往,或多或少都學到一點他們的用語),還是香港的說法好(始終不少讀者都是香港人,用上國內的詞語他們或許會覺得有點怪怪的),所以我盡可能兩者兼用,港式說法通常以括號並列,但我有時祇會用國內的用詞,也有時祇用香港的說法,可見我也往往拿不定主意。 問題是應該怎樣劃界線,區別「正確」和「不正確」的書面用語呢?我們應該遵從甚麼的「標準」?比方說在香港,學生寫了一句「我的志願是太空人」,公認是沒有問題的,老師一般也不會勉強學生寫「我的志願是航天員」,好了,這樣便是承認了香港和國內的用語確有區別,但既然如此,為甚麼把該句寫成「我嘅志願係太空人」時,老師便一定不會容許?又或者為甚麼寫作時硬要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這道界線是誰定的,定立時又有甚麼理據?香港可不像很多國家般,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法定語文機構(例如法國的Académie française),又或有權威性的詞典(例如英國的牛津字典,和國內的辭海),對語文作出一定規範,難免令人寫作時感到無所適從,甚麼香港和粵語詞彙可以用於書面、哪些不可。 用語的取向,也涉及文化取態的問題,我像一般港人一樣也認同寫作時要用書面語,盡量跟隨普通話的「標準」,但不會全盤用國內的詞彙和行文,一來不習慣,二來不免總有種維護本土文化的潛意識,特別是香港和國內社會制度上和文化上始終有點隔閡,這種矛盾不一定輕易化解。 究竟甚麼才算是「標準」、「正確」的書面中文,我想大概沒有「標準答案」,往往靠個人的見識和學養才可作出定奪,但隨著香港跟國內交往越來越

Newborn, new experiences (1) 新生兒,新體會(1)

The birth of our daughter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marks a new chapter and brings about new life experiences for me and my wife. 小女9月底出生,為我和太太揭開人生新一章,也帶來新的體驗。 Mum was admitted to a nearby public hospital for the birth. The maternity ward is a lifely and buzzling place, subdivided into many rooms occupied by up to 4 mums and their babies at a time. Visiting hours is from 08:00 to 20:00, and up to one person can visit at one time and two different people each day. These limitations are part of the hospital's covid policies when the rest of the society has moved on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 apparently there used to be no limit to visitations before covid, so a dad could in fact accompany the mum and baby all night long. One long-lasting impression from the maternity ward was the symphony of baby cries in which all babies took their turns to join including mine. Calming down the baby was almost impossible in this ambience and was very tough on mum especially when she was battling her

不求甚解,可以嗎?

端午節在尖沙咀海傍的無人機燈光表演,事後廣受網民嘲笑俗氣、像長輩圖等,屈原「現身」在空中飄更讓我覺得是其於死忌顯靈,很是詭異。 我在臉書轉發了ReNews的報導,想不到有人會點讚,而且是一個多年沒見的外國人,我納悶她究竟喜歡什麼、知否「到底發生什麼事」,只可猜想是她從沒見過用無人機砌出漢字,欣賞此藝術吧。 我在港大工作時,有國內同事有次跟我路過英皇書院時,對我說他對那學校沒好感,因為他討厭楊受成。我聽了先是心中有點驚訝,但沒流露出來,並笑着解釋道:英皇是英國國皇的意思,英文叫King's College,是政府辦學,跟楊受成的英皇集團一點關係也沒有!那同事沒意會背後的殖民史,更與搞娛樂事業的公司穿鑿附會,不過不應嘲笑,我反而覺得其不把自己困於校園、留意附近社區之精神可嘉(很多港人一向覺得國內人來港後往往不踏出自己人的小圈子呢)。 文藝創作和社會/社區的形成,固然與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但評析時又是否完全不可抽離背景呢? 近年對香港流行曲的評論(尤其對當紅的鏡仔),時常着重「咬字」,例如姜濤最新的《DUMMY》就獲多人稱讚咬字清晰聽得明歌詞。歌手追求發音清晰,固然對歌唱是有好處,但如以發音不清就批評歌曲又會不會太輕易抺殺了整個作品?世界音樂如此多元,不懂外語是否就要封閉自己不接觸其他地區的音樂?而就算我們這些外國人聽得懂外語歌詞,我們大概也不夠資格評論歌手咬字是否清晰標準吧。正如閱讀文字作品,讀者又會不會因為不明白其中幾個字的意思而認為作品不值一讀?又如果對作品的評語只是「用字淺顯易明」,除非是兒童書,不然作者也會啼笑皆非或覺得膚淺吧? 不求甚解,原意是要領會大意而不必着眼於字眼之意思,到今天則演變成不深入理解。了解相關背景,明白作品的細節,固然定品評和鑑賞甚有裨益,但現實中大家受時間和個人知識所限,往往只能對背景資料簡單了解、略知一二,只可看到事物較表面之處。然而,不完全理解創作背後的原意,也不一定妨礙受眾對其之欣賞和評價;不完全理解一地的歷史,也不全然妨礙人們對當地建築、規劃等表達讚賞或提出疑問。聽歌不要執着要求歌手字正腔圓,歌詞大意聽一兩遍一般都可明瞭大概,就算不想深究歌詞,旋律節奏等也可以是欣賞音樂的切入點。不過話說回來,無人機燈光表演,如果主辦者用心思考主題和舖排,再在字體設計下功夫,同時彰顯漢字的內涵和美學,豈非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