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樓價偏高,何止香港?

港人最近對高樓價怨言頗多,我當然很理解,但大家看過世界其他地方後,便會知道樓價過高的問題既非香港獨有,港人的處境也非特別差。

就以澳洲為例吧,各大城市的樓價以每季百分之五至六上升,隨便找個上車盤——市區的單位或市郊的獨立屋,不論是新落成或是現樓,動輒起碼50萬澳元(即港幣350萬左右),想像香港找200來萬的上車盤,非到邊錘的地區不可,雖說那些地方地大屋也大,但論到交通及其他設施的配套,真的會給天水圍比不去。

澳洲各銀行明知樓價太高有風險,最近收緊了一般人的貸款準則,要求貸款人有能力支付兩成首期之餘,還要取消高信貸額的信用卡。借到錢後,償還貸款可吃力了,澳洲最近加息已成國際新聞,習慣了兩、三厘利率(甚至更低)的港人,聽到澳洲一般房貸利率已超越六厘,會不會吃一驚?況且,利率祇有越來越高的份兒,待利率再加一厘至澳洲的「正常水平」後,50萬澳元的物業,借到40萬(港幣280萬),年期廿五年,每月供款便達二萬港元!(同樣貸款在香港以三厘承造,年期廿年也祇需每月供$15500,廿五年更低至$13300。)

究竟樓價為何長升長有?簡單來說就是需求殷切,而且資金不斷流入,政府又助波推欄,其實和香港的情況相似,最大的差別,在於港府限制了土地供應,澳洲政府則刺激了需求,推出首次置業補助,最高(用於買樓花或新落成建築)可達32000澳元(22萬港元),原意是幫助首置者及保住建築和連帶行業,但地產商和建築商也不笨呀,所以適合上車的物業,升幅可不少,也令整體樓市堅挺,有評論因而說,此政策的實際功用,乃托住樓價和一眾業主的信心,多於真正協助置業者。就算這個補助現已逐漸縮減,樓市也有一班長期穩定的新力軍,就是移民和短期居留者,而且源源不絕,而他們的目標也是一般市民的中、下價盤!這些新來者,絕非泛泛之輩,同事和朋友都目睹過「國內豪客」,在物業拍賣成交後用現金全數支付,看得我們這些「窮同胞」眼紅!最近有新聞報導說,國內送子女赴外升學而有財政實力的,都會給子女置業,然後把房間分租,租金足以支付學費,而隨着樓價上升,就算如果物業需要貸款,利率再高也不怕,反正學成後把物業賣掉也除笨有精。想不到祖國崛起的效應,在澳洲也在平民層面感受到!

面對樓價不停上升,澳洲不少人也望洋興歎,不過除了政府會逐步按原來減少首次置業補助外,也不見有甚麼具體行動,小市民要抱怨也祇是中午一同吃飯時發一兩句牢騷而已。港人則進取了,直接找煲呔特首申訴,未幾政府也出了幾道招數冷卻一下樓市,總算是有點交代了,大家還想怨甚麼?但是這些怨氣的背後,想必有很多更深層的問題,香港政府有沒有正視?

Comments

eric said…
你有冇買樓?我而家都想買番間。俾咗咁多年租真喺好似倒錢入海咁。
Alex said…
香港以前的樓宇貸款利息也很高的,只是近年來經濟不穩定才調低了.
GK said…
Eric:我諗住可以利用下政府補貼,但我識咁諗,人哋都識,我又無人地咁有本錢,睇住d樓升,吼咗兩三個月都意興闌珊……其實我見香港息咁低都有諗諗,不過無工無得講。照計依家英國樓應該好平,應該係好時機啦。

Alex:香港樓按息率,應該是全世界最低,而且因為美國經濟仍然困難,仍有段時間不會加息,而且香港錢浮於事,看來香港還有一段低息「蜜月期」。
Anonymous said…
I am trying to buy in London too...

However, the price has risen so much for the past two months... I guess I have to wait til the next crisis...

London is definitely not a place for people who just started their career...

BTW, I read yours and Eric's blogs... I totally miss the life in Oz... your guy can enjoy such beautiful landscape. I am totally jealou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Newborn, new experiences (1) 新生兒,新體會(1)

The birth of our daughter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marks a new chapter and brings about new life experiences for me and my wife. 小女9月底出生,為我和太太揭開人生新一章,也帶來新的體驗。 Mum was admitted to a nearby public hospital for the birth. The maternity ward is a lifely and buzzling place, subdivided into many rooms occupied by up to 4 mums and their babies at a time. Visiting hours is from 08:00 to 20:00, and up to one person can visit at one time and two different people each day. These limitations are part of the hospital's covid policies when the rest of the society has moved on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 apparently there used to be no limit to visitations before covid, so a dad could in fact accompany the mum and baby all night long. One long-lasting impression from the maternity ward was the symphony of baby cries in which all babies took their turns to join including mine. Calming down the baby was almost impossible in this ambience and was very tough on mum especially when she was battling her

不求甚解,可以嗎?

端午節在尖沙咀海傍的無人機燈光表演,事後廣受網民嘲笑俗氣、像長輩圖等,屈原「現身」在空中飄更讓我覺得是其於死忌顯靈,很是詭異。 我在臉書轉發了ReNews的報導,想不到有人會點讚,而且是一個多年沒見的外國人,我納悶她究竟喜歡什麼、知否「到底發生什麼事」,只可猜想是她從沒見過用無人機砌出漢字,欣賞此藝術吧。 我在港大工作時,有國內同事有次跟我路過英皇書院時,對我說他對那學校沒好感,因為他討厭楊受成。我聽了先是心中有點驚訝,但沒流露出來,並笑着解釋道:英皇是英國國皇的意思,英文叫King's College,是政府辦學,跟楊受成的英皇集團一點關係也沒有!那同事沒意會背後的殖民史,更與搞娛樂事業的公司穿鑿附會,不過不應嘲笑,我反而覺得其不把自己困於校園、留意附近社區之精神可嘉(很多港人一向覺得國內人來港後往往不踏出自己人的小圈子呢)。 文藝創作和社會/社區的形成,固然與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但評析時又是否完全不可抽離背景呢? 近年對香港流行曲的評論(尤其對當紅的鏡仔),時常着重「咬字」,例如姜濤最新的《DUMMY》就獲多人稱讚咬字清晰聽得明歌詞。歌手追求發音清晰,固然對歌唱是有好處,但如以發音不清就批評歌曲又會不會太輕易抺殺了整個作品?世界音樂如此多元,不懂外語是否就要封閉自己不接觸其他地區的音樂?而就算我們這些外國人聽得懂外語歌詞,我們大概也不夠資格評論歌手咬字是否清晰標準吧。正如閱讀文字作品,讀者又會不會因為不明白其中幾個字的意思而認為作品不值一讀?又如果對作品的評語只是「用字淺顯易明」,除非是兒童書,不然作者也會啼笑皆非或覺得膚淺吧? 不求甚解,原意是要領會大意而不必着眼於字眼之意思,到今天則演變成不深入理解。了解相關背景,明白作品的細節,固然定品評和鑑賞甚有裨益,但現實中大家受時間和個人知識所限,往往只能對背景資料簡單了解、略知一二,只可看到事物較表面之處。然而,不完全理解創作背後的原意,也不一定妨礙受眾對其之欣賞和評價;不完全理解一地的歷史,也不全然妨礙人們對當地建築、規劃等表達讚賞或提出疑問。聽歌不要執着要求歌手字正腔圓,歌詞大意聽一兩遍一般都可明瞭大概,就算不想深究歌詞,旋律節奏等也可以是欣賞音樂的切入點。不過話說回來,無人機燈光表演,如果主辦者用心思考主題和舖排,再在字體設計下功夫,同時彰顯漢字的內涵和美學,豈非更妙?

正字正確

廣州最近掀起保衛廣東話運動,早前星期日明報副刊一篇 文章 ,已對此作了精譬分析,我也不必插嘴了。 不過我想談談另一個相連的問題,相信久不久也會困擾好些港人,就是怎樣才算「正確」、「正統」的書面語。 我們自少便被老師耳提面命,廣東話絕不可用於寫作(雖然現在大行其道,我在網上留言甚至偶而寫電郵都會用廣東話),粵語和港式詞彙應以書面語(以普通話為標準的用語)取代,於是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諸如此類,從小已習慣,我也沒異議。 但香港實在很多獨有的或跟國內有差別的詞彙,應用於主要給香港人看的場合當然沒問題,但國內或其他華人就可能覺得蹩腳甚至不一定明白。同樣國內的好些用詞,港人看到也會覺得有點不自然甚至礙眼。我寫網誌不時都會掙扎,究竟用國內的用詞好(我想一般來說應該是比較「正規」的,而且近幾年跟來自國內的人多了交往,或多或少都學到一點他們的用語),還是香港的說法好(始終不少讀者都是香港人,用上國內的詞語他們或許會覺得有點怪怪的),所以我盡可能兩者兼用,港式說法通常以括號並列,但我有時祇會用國內的用詞,也有時祇用香港的說法,可見我也往往拿不定主意。 問題是應該怎樣劃界線,區別「正確」和「不正確」的書面用語呢?我們應該遵從甚麼的「標準」?比方說在香港,學生寫了一句「我的志願是太空人」,公認是沒有問題的,老師一般也不會勉強學生寫「我的志願是航天員」,好了,這樣便是承認了香港和國內的用語確有區別,但既然如此,為甚麼把該句寫成「我嘅志願係太空人」時,老師便一定不會容許?又或者為甚麼寫作時硬要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這道界線是誰定的,定立時又有甚麼理據?香港可不像很多國家般,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法定語文機構(例如法國的Académie française),又或有權威性的詞典(例如英國的牛津字典,和國內的辭海),對語文作出一定規範,難免令人寫作時感到無所適從,甚麼香港和粵語詞彙可以用於書面、哪些不可。 用語的取向,也涉及文化取態的問題,我像一般港人一樣也認同寫作時要用書面語,盡量跟隨普通話的「標準」,但不會全盤用國內的詞彙和行文,一來不習慣,二來不免總有種維護本土文化的潛意識,特別是香港和國內社會制度上和文化上始終有點隔閡,這種矛盾不一定輕易化解。 究竟甚麼才算是「標準」、「正確」的書面中文,我想大概沒有「標準答案」,往往靠個人的見識和學養才可作出定奪,但隨著香港跟國內交往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