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姜月

如果去年是鏡年,新一年正月說是「姜月」也許不會太過份吧——雖然同月Edan的曝光率亦很高(賀歲片宣傳+接二連三廣告),Frankie亦因《IT狗》中Never此角色開始走紅。



月初姜濤推出新派台歌《鏡中鏡》,其MV和拍攝背景(動機和心路歷程)頓成城中熱話,我自問無高見就不再延續這個討論也不再覆述之前的評論,只想說,《鏡中鏡》的討論已提升至一個文學層次,姜濤本人在IG也出過限時動態「宣傳」及感謝著名文學人董啟章對該首歌及MV的評析。流行曲受社會關注並不出奇,流行曲也是藝術的一種,但單一首歌能受藝術的另一界別注視,並作為文學分析的題材就難得一見,可算是一種藝術成就!(當然能奪下流行曲排行榜第一位就錦上添花了。)

另外能成為新聞的,就是受醫療事故影響的小孩天瑜,其父上載片段謂天瑜聽到《蒙着嘴說愛你》後有出乎意料的反應,感到激動。究竟天瑜對《蒙》歌的反應是巧合,還是《蒙》歌真有如此治療功效,大概可以做一做研究的,不過如果播一首歌能這樣造福聽眾,歌手也應該像天瑜父般欣慰,也再證明姜濤及其作品在社會的影響力。

姜濤在接受鄭裕玲訪問時說過,作為藝人的價值,不在於在這行業留下什麼,而是離開行業後(給大家)留下了些什麼,但就此看來,他出道三年多,已在行業外、為大眾開始留下點點legacy,以其年資來說,殊不簡單。

* * *

我一直甚少完完全全聽明星的訪問,姜濤一個月內接受同一電台三次訪問,我都足本收聽,鄭裕玲那個訪問,有兩點勾起我對學術研究的聯想。

一就是姜濤說的「真正對音樂有追求的artists都會想脫離流量」,學界中人又可嘗沒此想法和感慨,如果不用為追逐撥款或知名度而趕着不停發表論文,增加「流量」,甚至犧牲研究質素乃至弄虛作假,大家專注做好研究不好麼?然而,學界升遷、撥款和評審,都越來越重視研究量(卻不一定是質)、論文引用量、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研究員本身的研究指數(例如H-index)等一堆冰冷又和「流量」掛鈎的數字,想對這些數字置之不理,不但不可能,而且不現實,所以研究課題也得遷就,追求這些數字中的高指標。

另一個就是「不在於在這行業留下什麼,而是離開行業後留下了些什麼」,做學術研究的,能廣為人知並傳誦的少之又少(尤其是現代研究講求團隊,每個研究員的貢獻不免因此攤薄,很難再指明說某某發明了些什麼),要麼能留下以自己命名的理論、學說、公式或一篇可跨代引用的論文的學者,也是少數的幸運兒。大部分學者和研究員,大概就像一台複雜機器的小部件,為研究默默向前推進一小步,為日後的發展或有朝一日的一大步奠基,但姜濤此話,正提醒做研究者,不論成果也許如何微不足道,也應該不忘要「留下些什麼」對人類對社會有意義有頁獻的。

有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姜濤這個訪問,還有很多觀點可圈可點,再次彰顯此新星的大智慧,不論是否姜糖,都值得咀嚼和吸收。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Newborn, new experiences (1) 新生兒,新體會(1)

The birth of our daughter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marks a new chapter and brings about new life experiences for me and my wife. 小女9月底出生,為我和太太揭開人生新一章,也帶來新的體驗。 Mum was admitted to a nearby public hospital for the birth. The maternity ward is a lifely and buzzling place, subdivided into many rooms occupied by up to 4 mums and their babies at a time. Visiting hours is from 08:00 to 20:00, and up to one person can visit at one time and two different people each day. These limitations are part of the hospital's covid policies when the rest of the society has moved on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 apparently there used to be no limit to visitations before covid, so a dad could in fact accompany the mum and baby all night long. One long-lasting impression from the maternity ward was the symphony of baby cries in which all babies took their turns to join including mine. Calming down the baby was almost impossible in this ambience and was very tough on mum especially when she was battling her

不求甚解,可以嗎?

端午節在尖沙咀海傍的無人機燈光表演,事後廣受網民嘲笑俗氣、像長輩圖等,屈原「現身」在空中飄更讓我覺得是其於死忌顯靈,很是詭異。 我在臉書轉發了ReNews的報導,想不到有人會點讚,而且是一個多年沒見的外國人,我納悶她究竟喜歡什麼、知否「到底發生什麼事」,只可猜想是她從沒見過用無人機砌出漢字,欣賞此藝術吧。 我在港大工作時,有國內同事有次跟我路過英皇書院時,對我說他對那學校沒好感,因為他討厭楊受成。我聽了先是心中有點驚訝,但沒流露出來,並笑着解釋道:英皇是英國國皇的意思,英文叫King's College,是政府辦學,跟楊受成的英皇集團一點關係也沒有!那同事沒意會背後的殖民史,更與搞娛樂事業的公司穿鑿附會,不過不應嘲笑,我反而覺得其不把自己困於校園、留意附近社區之精神可嘉(很多港人一向覺得國內人來港後往往不踏出自己人的小圈子呢)。 文藝創作和社會/社區的形成,固然與背後的歷史和文化息息相關,但評析時又是否完全不可抽離背景呢? 近年對香港流行曲的評論(尤其對當紅的鏡仔),時常着重「咬字」,例如姜濤最新的《DUMMY》就獲多人稱讚咬字清晰聽得明歌詞。歌手追求發音清晰,固然對歌唱是有好處,但如以發音不清就批評歌曲又會不會太輕易抺殺了整個作品?世界音樂如此多元,不懂外語是否就要封閉自己不接觸其他地區的音樂?而就算我們這些外國人聽得懂外語歌詞,我們大概也不夠資格評論歌手咬字是否清晰標準吧。正如閱讀文字作品,讀者又會不會因為不明白其中幾個字的意思而認為作品不值一讀?又如果對作品的評語只是「用字淺顯易明」,除非是兒童書,不然作者也會啼笑皆非或覺得膚淺吧? 不求甚解,原意是要領會大意而不必着眼於字眼之意思,到今天則演變成不深入理解。了解相關背景,明白作品的細節,固然定品評和鑑賞甚有裨益,但現實中大家受時間和個人知識所限,往往只能對背景資料簡單了解、略知一二,只可看到事物較表面之處。然而,不完全理解創作背後的原意,也不一定妨礙受眾對其之欣賞和評價;不完全理解一地的歷史,也不全然妨礙人們對當地建築、規劃等表達讚賞或提出疑問。聽歌不要執着要求歌手字正腔圓,歌詞大意聽一兩遍一般都可明瞭大概,就算不想深究歌詞,旋律節奏等也可以是欣賞音樂的切入點。不過話說回來,無人機燈光表演,如果主辦者用心思考主題和舖排,再在字體設計下功夫,同時彰顯漢字的內涵和美學,豈非更妙?

正字正確

廣州最近掀起保衛廣東話運動,早前星期日明報副刊一篇 文章 ,已對此作了精譬分析,我也不必插嘴了。 不過我想談談另一個相連的問題,相信久不久也會困擾好些港人,就是怎樣才算「正確」、「正統」的書面語。 我們自少便被老師耳提面命,廣東話絕不可用於寫作(雖然現在大行其道,我在網上留言甚至偶而寫電郵都會用廣東話),粵語和港式詞彙應以書面語(以普通話為標準的用語)取代,於是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諸如此類,從小已習慣,我也沒異議。 但香港實在很多獨有的或跟國內有差別的詞彙,應用於主要給香港人看的場合當然沒問題,但國內或其他華人就可能覺得蹩腳甚至不一定明白。同樣國內的好些用詞,港人看到也會覺得有點不自然甚至礙眼。我寫網誌不時都會掙扎,究竟用國內的用詞好(我想一般來說應該是比較「正規」的,而且近幾年跟來自國內的人多了交往,或多或少都學到一點他們的用語),還是香港的說法好(始終不少讀者都是香港人,用上國內的詞語他們或許會覺得有點怪怪的),所以我盡可能兩者兼用,港式說法通常以括號並列,但我有時祇會用國內的用詞,也有時祇用香港的說法,可見我也往往拿不定主意。 問題是應該怎樣劃界線,區別「正確」和「不正確」的書面用語呢?我們應該遵從甚麼的「標準」?比方說在香港,學生寫了一句「我的志願是太空人」,公認是沒有問題的,老師一般也不會勉強學生寫「我的志願是航天員」,好了,這樣便是承認了香港和國內的用語確有區別,但既然如此,為甚麼把該句寫成「我嘅志願係太空人」時,老師便一定不會容許?又或者為甚麼寫作時硬要把雪櫃寫成冰箱、櫃桶寫成抽屜?這道界線是誰定的,定立時又有甚麼理據?香港可不像很多國家般,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法定語文機構(例如法國的Académie française),又或有權威性的詞典(例如英國的牛津字典,和國內的辭海),對語文作出一定規範,難免令人寫作時感到無所適從,甚麼香港和粵語詞彙可以用於書面、哪些不可。 用語的取向,也涉及文化取態的問題,我像一般港人一樣也認同寫作時要用書面語,盡量跟隨普通話的「標準」,但不會全盤用國內的詞彙和行文,一來不習慣,二來不免總有種維護本土文化的潛意識,特別是香港和國內社會制度上和文化上始終有點隔閡,這種矛盾不一定輕易化解。 究竟甚麼才算是「標準」、「正確」的書面中文,我想大概沒有「標準答案」,往往靠個人的見識和學養才可作出定奪,但隨著香港跟國內交往越來越